近日,有市民乘客反映,公交车一旦接近斑马线、公交站点,车速便会慢慢地降下来,进入匀速行驶状态。“为什么公交车的速度会变慢呢?”原来,这些公交车均安装了“没安装安全诱导系统之前,开车踩油门,总是一脚深一脚浅的。”25路公交司机刘振钢告诉记者,车辆在刚刚起步的时候,乘客必须要两只手扶着两个把手,才能在车厢内站稳,“现在乘客可以很从容地站着,不会有摇摇晃晃、站不稳的感觉。”厦门公交集团安监部相关负责人黄睿告诉记者,5G安全节能诱导系统实施以来,公交车的交通违法和肇事事故率均大幅下降,为安全运营加上多重保险。5月下旬以来,公交事故率下降50%,客伤事故率下降70%,事故经济损失降低66%,这些都是可喜的进步。给公交车提供技术支持的工程师杨超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神秘的“盒子”——里面记录着一个月以来该车辆的行驶轨迹及司机的操作习惯。“为了达到平稳起步,进出站及通过斑马线智能减速的效果,需要提前一个月采集并通过5G信道实时传输数据。车辆动力系统与大数据连接,通过完备的闭环控制方法,主动诱导司机的驾驶行为。”杨超说。“通过科技诱导优化司机驾驶行为,达到安全、节能驾驶的目的。”黄睿说,早在2019年,厦门公交集团就和中国移动上海研究院、厦门金龙、厦门移动、清研宏达共同成立“5G数字公共交通科技创新中心”,以公共出行为场景,同时发挥通信运营商、主机厂、交通运营商和平台开发商各自的优势,将前沿科技研究与场景应用紧密结合起来,打造“厦门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”,为交通引导、指挥控制、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场景赋能,推进智慧公交发展建设
近日,一部BRT车辆平稳行驶在BRT高架桥上,全程时速约为60公里。与常规BRT不同,该车车内虽也有驾驶员,但他却是“辅助”的角色——双脚无须换踩刹车和油门,双手仅需操纵方向盘,车辆便能自动驾驶。行驶过程中,车辆会自动加减速,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。当车辆靠站时,无须人为操作即可精准停靠;当与前车距离过近时,就会启动防撞系统,后车自动刹车;在遇到交通路口有行人或车辆时,它会提前预判预警,将车停下。这便是5G智能网联车路协同项目中的在通过“人机共驾”系统控制车辆运行时,驾驶员需要把控车辆方向,双脚可以完全“释放”:车辆起步的加速,转弯、进站前的车辆减速,均能通过系统精准控制。“大概一周以后,就能完全适应新的驾驶方式。”BRT驾驶员纪仕白告诉记者,进入BRT专用道后,只需按下“智网键”,车辆便会开始自动行驶。“之前车速控制不好会有压力,现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,缓解压力的同时,也可减轻驾驶疲劳。”自动驾驶技术到底安不安全?它的安全规范到哪了?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市民乘客的担忧。“公交车承担着市民乘车出行的社会责任,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。”厦门公交集团经营管理部经理张清辉表示,“(厦门日报记者林钦圣徐景明通讯员林承毅)